研究生课程《德育原理专题》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型
"德育原理专题"属于教育学原理学科德育原理方向的基础必修课,但是向其他教育学或相近专业的研究生开放。主要授课形式为专题讨论(SEMINAR),参与者必须按照要求阅读相关文献,并完成特定专题的中心发言(主题演讲)。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1. 大纲制订的依据:本课程的大纲依据国家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总体要求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的教学计划制定。
2.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教育学原理学科德育原理方向的研究生深入理解德育在整体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价值,在全面研究中外德育理论的遗产、流派以及国内外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较为专业地掌握学校德育的一般原理,具有对学校德育基本问题的分析批评能力和对学校德育实际工作的改造提升能力,为未来在本专业方向方面从事教学、科研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3. 内容安排:德育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德育范畴;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当代德育思想流派;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主体(教师);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
4. 学时安排:每周3课时,19周完成全部教学。其中课堂讲授约14-15周(42-45课时),含相关专家讲座1-2次(约1-2周, 3-6学时),2周(3课时)为机动安排,1周(3课时)用于考试(即论文写作)。
5. 授课形式:主要授课形式为专题讨论(SEMINAR)。参与者必须按照要求阅读相关文献,并完成特定专题的中心发言(主题演讲)。主题发言必须兼顾:已经阅读的文献的介绍;文献与研究评论;收获与问题的分享等方面的内容。非主题发言者也必须按照进度完成规定的阅读量,积极参加各主题的讨论。
6. 考试安排:考试分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考查、考试的考分比例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般为7:3)。考查的内容包括主题演讲的质量、讨论准备和参与情况以及平时作业;期末考试为一篇德育领域的研究论文。
三、各专题及学时分配
(一)德育原理课程与本人的研究心得(3学时)
(二)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3学时)
(三)当代德育思想流派(苏霍姆林斯基、皮亚杰与科尔伯格、价值澄清、关怀理论、品德教育)(15学时)
(四)德育的本质与功能(3学时)
(五)德育主体与德育对象(3学时)
(六)德育目的与目标(3学时)
(七)德育过程与德育方法(3学时)
(八)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3学时)
(九)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网络、传媒与德育)(3学时)
此外,本课程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做1-2次专题演讲。
四、主要参考书目
1. 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胡守棻主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原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 黄向阳著:《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美]哈什(R. H. Hersh)等著:《德育模式》,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年版。
6. 最近5年中外文教育学专业杂志上的有关论文。
2003年2月6日
|